close

home depressed.png

「齁!我爸又來了!」即使只是透過line,也可以感受到友人A心中深深的無奈。

 

友人A是一個堅強、大方、熱情、活潑的女性,在我心裡她是橙黃色的,像太陽照耀到小麥田的顏色。她跟我一樣,是單親家庭的孩子,都是跟媽媽一起生活的。但最大的不同是,我的爸爸從此之後從我的人生缺席,我連他的手機號碼都沒有。而她的爸爸則是日日揮舞著「以孝為先」的旗幟,要求我的朋友對他實行他認為的孝道,而且刻不容緩。相較之下,我非常的幸運。

 

大概是上上個月,A的爸爸要去醫院做一個挺小的手術,但醫院說要有家人陪同。

 

「爸爸要去手術囉,醫院說一定要家人陪同,所以你一定要來喔!」

朋友因為排班需要調整,沒辦法那麼快速肯定的回答,得到得回覆更是讓人壓力爆表。

 

「你是我世界上唯一的親人,你就算請假也要來啊!」

「爸爸跟你有什麼深仇大恨嗎?有做什麼對不起你的事情嗎?」

「身為親生子女,不應該有任何理由拒絕啊!」

接著就是到朋友的工作場所堵人。從以前聽她的爸爸讓她很痛苦,還沒有實感,實際看到文字我也頭皮發麻。爸爸的要求,對她來說五味雜陳。「關於爸爸的一切壓力,都只有我可以承擔,而且,爸爸並沒有實際的照顧過我,難道因為血緣我就要承擔一切嗎?好吧,或許世俗的價值觀就是子女必須犧牲,那難道爸爸不能用更讓人舒服的方式溝通嗎?為什麼劈頭就是我不能拒絕的語氣呢?」

 

---

 

我相信友人A心中一定很多價值觀在打架。隔壁的阿姨可能會覺得爸爸要住院開刀就是必須克服萬難,而且爸爸看起來好可憐啊。但對她來說,她有她的人生,況且說的明確些,其實在最初她的爸爸就從「養育」的這件事情上缺席了,一直以來沒有缺席的是那佔據一半的基因。反而,一直以來帶給孩子的都是「必須關切爸爸心情,還有必須一肩扛起爸爸一切需求的壓力」。也不難想像,此刻友人A聯想到的就只會是重重的壓力跟不想妥協的心情了。這就是爸爸以孝順為名的情緒勒索。這也是爸爸讓女兒遠離自己最有效率的方式。

 

這個毫不遮掩、露骨的勒索,是我朋友的家常便飯,也難怪她一提到爸爸就陷入情緒黑洞。而我的朋友也不是省油的燈,直接直搗黃龍的跟她爸說:「你這叫做情緒勒索!」(這時候深深覺得發明這個詞彙的人太偉大了!可以讓人用文明的方式表達憤怒!)

 

我朋友是個講話很衝的人,對付爸爸是不存在溫良恭謙讓的,這是她長年學到的應對之道。

「只要你妥協了一次,他就會更加予取予求。我之前就是這樣。」我心想,這就是毀壞一個關係最好的方式了,打破兩個個體之間的次元壁,硬是要交融再一起,硬是要對方扛起一切,我的事就是你的事。任何關係皆然,家庭只是讓這個更加無法逃脫而已。

 

---

 

看了她的故事心想,或許,有時候最需要戴面具的場合,反而是家庭吧?如果帶個「營業用面具」,對爸爸維持一定程度的距離切割後,戴上爸爸想看的「好女兒面具」會不會必較簡單?是不是乾脆拋棄自我意識,比較單純呢?不太清楚,但至少我在對應與家人矛盾的前期,是先這樣做的。或許,這也不是單純的「戴面具」這種聽起來很虛偽的單詞,更可以說是「扮演好女兒的角色」吧?

 

「先把對方的毛摸順了,事情才好辦。」

 

這是我修煉多年的人生哲學,跟情緒化的人溝通的起手式:同理對方的感受,即便我再怎麼不認同對方的價值觀。對方有被自己包容的感受之後,心軟化了,什麼都好談多了。

 

從我認識星座之後,我更加堅信「先扮演好一個女兒的角色再說,畢竟現在這個家庭也是我的靈魂選擇的。」

 

所以,現在的我時刻都在思考該怎麼圓滿這些事情,並且付諸行動,讓他好好的落幕,在深夜時,我的家人想起我的時候是溫暖的,而不是悲痛的。而我也盡可能地把這個心態,沿用到每個時刻:扮演好一個朋友的角色、扮演好一個老婆的角色。

 

家庭,是個很矛盾的團體。現在還是偶爾會覺得壓力很大,尤其最近剛嫁到別人家,要適應另外一個家庭,而偏偏我的新爸爸剛好是個自我價值感低落的大男孩,而我這個新來的人,就首當其衝深受其害。同場加映,我先生壓抑的性格也是從小被家庭養成的,我們現在在互相扶持,一起修行度過心裡的傷之外,希望心有餘力照亮他人。

 

我們都在長大後,療癒孩童時的傷。然後,我們會學會如和療癒他人我們也曾受過的傷。每個經驗都因此變得彌足珍貴。

 

我們都會成為更好的人,共勉之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家庭關係 情緒勒索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i 的頭像
    Mei

    蹦迪人蔘

    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